最新消息 News

全部 官方訊息 研發進展 人才招募 媒體報導 相關連結
肺癌檢測新技術 : 尿液微體蛋白肺癌標記檢測
2025-03-03
肺癌為國人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五年存活率僅約15%。早期肺癌大都無症狀,出現症狀的肺癌有75%已發生局部或遠處轉移。相對於五年存活率有70~90%之第一及第二期肺癌,第三期( Ⅲ b)及第四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小於15%。因此,唯有早期偵測這些初期肺癌,才有改善肺癌存活率的機會。

目前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是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透過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檢查能夠有效早期發現肺癌,降低重度吸菸者20%的肺癌死亡率。

肺癌高風險族群(包括中高年齡之重度吸菸者與家族肺癌病史等)建議進行肺部電腦斷層篩檢,有助於減少肺癌患者死亡率,尤其能發現早期肺癌並早期治療。國民健康署自2022年7月1日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只要您是具肺癌家族史:年齡介於45至74歲男性或40至74歲女性,且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或是年齡介於50至74歲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民眾,可至接受2年1次免費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肺癌篩檢。

除了電腦斷層篩檢之外,往往會配合其他血液的腫瘤標記配合影像所發現的問題。但這些血液的腫瘤標記往往只有特異性高,腫瘤偵測敏感度低。所以能運用的範圍有所侷限。

2013年中研院陳水田研究員的研究中,透過二維電泳比對了健康人與肺癌患者尿液及血液中的蛋白質體,發現肺癌患者體內的GM2AP表現量與健康者具顯著的差異,再使用西方墨點法及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分析驗證了肺癌患者尿液及血液中的GM2AP確實有大量表現之情形,並在初步測試中,發現於肺腺癌、鱗狀細胞癌與小細胞肺癌皆有一樣的趨勢,並且發現在第一期及第二期患者的血液及尿液檢體中GM2AP的表現量更為顯著,具備可應用於早期肺癌分子標記之潛力。故技術採用尿液微體蛋白的肺癌標記,採集時無風險,並具有高於血液的腫瘤標記敏感度的特性,並且也和血液的腫瘤標記相似的高特異性。將來用於早期肺癌的協助診斷或者可配合用於肺癌治療後的觀察。

作者介紹

健康管理中心 陳己升 主治醫師

【現職】
•高雄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學系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醫務管理碩士
【專長】
 胸腔內科

報導媒體:高榮醫訊∣知識宅急便∣2025.03∣p18
返回上一頁